当前位置: 9999js金沙老品牌 >> 研究生教育 >> 培养方案 >> 正文

2014年9999js金沙老品牌全日制硕士培养方案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6-10-27 [来源]:: [浏览次数]:

9999js金沙老品牌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代码:0775

一、培养目标与要求

培养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计算机科学的原理、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发能力。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与作风,能够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以及学校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应用开发与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培养要求

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服从组织分配,具有开拓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作风。

2.以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业精神”为核心。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技能;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学风及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所从事的研究方向的范围内了解本学科的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从事本学科研究、应用开发、教学工作和独立担负本门学科领域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能运用一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

二、研究方向

大数据与数据挖掘、高性能计算与云计算、智能控制及其应用、物联网与智能信息处理等。

三、学习年限与学位

在校学习期限一般为3年,但最长学习年限原则上不超过4年。授予理学硕士学位。

实行学分制,要求至少修满36学分(包括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实践环节及学位论文的学分)。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说明:

【1】 专业导师组。专业导师组由本专业学术带头人召集,由本专业导师组成。负责按照教学计划安排课程,并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导师组一个学期应当在学期开始一个月内和学期结束前一个月内组织两次会议,决定相关事宜。

【2】学生个人学习计划。研究生进校后,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专业的培养方案在两个月内制订出个人学习计划。

【3】确定专业方向:第一个学期结束前,即每年 12 月的第三周,要求确定专业方向。并在专业导师组的指导下修习课程。

【4】确定指导教师:第一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通过双选的方法确定导师,并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学习。如有特殊情形,学生可在第一学年结束前一个月提出申请更换导师。

【5】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应当在第一学年完成所有教学任务。

【6】论文开题:

论文开题原则上第四学期必须完成。

每年十月中旬,二年级申请提前毕业的学生应当完成论文开题。开题未通过者,取消提前毕业资格。

每年四月中旬,二年级学生进行论文开题;此次开题未通过的学生,可以在同年十月再度开题。

开题前一周,将开题报告提交相关老师审阅。

【7】论文答辩:

论文初稿应在第六学期开学后第一周内完成,答辩一般在五月中旬至六月中旬进行。正式答辩之前应当安排预答辩。

【8】免修课程要求:根据学生以往学习情况,由分管副院长与任课教师商量,导师决定。

【9】教学实践、工程实践与课题研究。学生根据导师的建议参加其中一至二项。具体要求如下:

教学实践要求:要求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教学实践,为期一个月,至少独立承担教学任务4学时,并要求提交教学计划和课堂实录,撰写教学实践总结报告。

工程实践要求:要求学生自己安排时间或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计算机应用工程实践,开发一个计算机应用系统。

课题研究: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至少有 6 个月时间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一个相关领域科研课题的研究。【10】不能按照以上时间完成学业者,可按照学校要求延长学业一年。

五、参考书目

1.程云鹏.《矩阵论》(第二版)[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2.Andrew S.Tanenbaum,Vrij je Universiteit,Amsterdam.《计算机网络》(第四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Ian Grahem.《面向对象方法》原理与实践(原书第三版)[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4.陈国良.《并行计算——结构、算法编程》[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李雄飞 等编著.《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陆建江 等编著.《语义网原理与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7.朱三元.《软件工程技术概论》[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8.杨钦.《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9.刘鹏.《云计算》 [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10.JohnA.Rice.《数理统计与数据分析》 [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11.张基温.《信息安全实验与实践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2.龙珑.《计算机安全防护技术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2005。

13.科学计算与智能信息处理自编.《大数据处理与应用》,主要参考近两年数据库相关的国际会议论文。

14.潘正君 康立山 陈毓屏.《演化计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15.(意)Marco Dorigo;(德)Thomas Stützle 著,张军,胡晓敏,罗旭耀译.《蚁群优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6.顾炳根.《音频视频设备原理与维修》[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17.李俊山.《数字图像处理》 [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8.周志华,曹存根,《神经网络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六、重要期刊

《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科学》,《控制理论与应用》,《控制与决策》,《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通信学报》,《中国科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英文版),《Proceedings of the IEEE》,《IEEE Computer Magazine》,《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Man,and Cybernetics,PartA:systems and Humans》,《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rlligent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二)教育技术学

专业代码:078401

一、培养目标与要求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立志为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教学改革做贡献,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具有较高文化修养、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有坚实的教育技术学理论功底和研究能力,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

具体培养要求

1.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学术道德。

2.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强的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能力,具有独立分析、批判性地思考和尝试解决教育技术领域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教育研究和设计开发的能力。

3.能胜任各级各类学校(包括高校、中小学、中职、网校)、培训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教育、教学、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网络资源建设与管理和其他教育技术相关工作。

4.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较高的信息素养,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用外文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一定的跨文化学习与交流能力。

二、研究方向

计算机教育应用、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信息技术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信息安全等。

三、学习年限与学位

在校学习期限一般为3年,但最长学习年限原则上不超过4年。授予理学硕士学位。

实行学分制,要求至少修满36学分(包括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实践环节及学位论文的学分)。

四、课程设置

说明:

【1】 专业导师组。专业导师组由本专业学术带头人召集,由本专业导师组成。负责按照教学计划安排课程,并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导师组一个学期应当在学期开始一个月内和学期结束前一个月内组织两次会议,决定相关事宜。

【2】学生个人学习计划。研究生进校后,要根据专业的培养方案在两个月内制订出个人学习计划。

【3】确定专业方向:第一个学期结束前,即每年 12 月的第三周,要求确定专业方向。并在专业导师组的指导下修习课程。

【4】确定指导教师:第一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通过双选的方法确定导师,并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学习。如有特殊情形,学生可在第一学年结束前一个月提出申请更换导师。

【5】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应当在第一学年完成所有教学任务。

【6】论文开题与进展报告:

论文开题原则上第四学期必须完成。

每年十月中旬,二年级申请提前毕业的学生应当完成论文开题。开题未通过者,取消提前毕业资格。

每年四月中旬,二年级学生进行论文开题;此次开题未通过的学生,可以在同年十月再度开题。

开题前一周,将开题报告提交相关老师审阅。

硕士研究生在开题报告通过后,要定期向导师作论文进展报告,以便在导师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每位研究生的论文进展报告不得低于 2 次,具体时间、形式和范围,可以由导师自行确定。第五学期期中导师组对研究生进行论文中期检查。

【7】论文答辩:

论文初稿应在第六学期开学后第一周内完成,答辩一般在五月中旬至六月中旬进行。正式答辩之前应当安排预答辩。

【8】免修课程要求:根据学生以往学习情况,由分管副院长与任课教师商量,导师决定。

【9】教育实践要求:教育实践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与课题研究。学生根据导师的建议参加其中一至二项。具体要求如下:

教学实践要求:要求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教学实践,为期一个月,至少独立承担教学任务4学时,并要求提交教学计划和课堂实录,撰写5000字左右的教学实践总结报告。

社会实践要求:要求学生自己安排时间或在学院的指导下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并在学习期间至少写出一篇 5000 字左右的社会调查实习报告。

课题研究: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至少有 6 个月时间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一个教育领域科研课题的研究。

【10】不能按照以上时间完成学业者,可按照学校要求延长学业一年。

【11】补修课为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必须补修的本专业本科期间所修的主干课程,不计学分。

【12】《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为选修课程,与计算机应用专业合班上。

五、参考书目

1-15为《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研究》课程参考书目(其中★为核心参考书目)

1.★(美)贾纳斯泽乌斯基,莫伦达主编,程东元,王小雪,刘雍潜等译.教育技术:定义与评析[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

2.★斯马尔蒂诺.教学技术与媒体[M].郭文革,译.第八版翻译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R•A•瑞译.J•V•邓普西.教学设计和技术的问题与趋势[M].王为杰,译.第2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J.M. Spector等.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3rd).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8.

5.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乌美娜,译.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

6.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孙正聿.哲学通论[M] .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8.黄敏.分析哲学导论[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9.罗伯特.索科拉夫斯基.现象学导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10.王治河.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增补本)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英)蔡汀.沙达.库恩与科学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2.(美)奥兹门等.教育的哲学基础(第七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13.(美)诺丁斯.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4.(英)普林.教育研究的哲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5.(美)艾尔维森等.质性研究的理论视角:一种反身性的方法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16-30为《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参考书目(其中★为核心参考书目)

16.★(美)加涅等著.教学设计原理(第五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7.(美)安德森等编著.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完整版)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18.★安德森等编著.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9.★(美)W·迪克等著.系统化教学设计(第六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0.★(美)迈耶.多媒体学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1.★(美)乔纳森.技术支持的思维建模:用于概念转变的思维工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2.★P·L·史密斯、T·J·雷根著,庞维国等译.教学设计(第三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3.乔纳森.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M].任友群,李妍,施彬飞,译.第二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4.(美)罗伯特·D.坦尼森等.教学设计的国际观(第1册理论研究模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5.(荷)山尼·戴克斯特拉等教学设计的国际观(第2册解决教学设计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6.(美)莱斯利·P·斯特弗 等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7.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8.李克东.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29.盛群力,马兰主译.现代教学原理、策略与设计(现代教学理论与设计丛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30.盛群力等编著.21世纪教育目标新分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31.黎加厚主编.新教育目标分类学概论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32-38为《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参考书目。

32.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3.维尔斯马,于尔斯著,袁振国主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第9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34.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5.张红霞.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6.张一春.教育技术研究方法[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7.C.M.Charles.教育研究导论[M].张莉莉,张学文,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38.王陆等.信息化教育科研方法:发挥技术工具的威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9-46为《认知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课程参考书目。

39.亨特(Hunt R.R.),埃利斯(Ellis H.C.).认知心理学基础(第7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40.罗伯特.L.索尔所等著,邵志芳等译.认知心理学(第7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1.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2.G•西蒙斯著,詹青龙译.网络时代的知识和学习――走向连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

43.基思.索耶主编,徐晓东等译.剑桥学习科学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44.克努兹·伊列雷斯著,孙玫璐译.我们如何学习[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6

45.桑新民主编.学习科学与技术—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46.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务实[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年7月第二版第1页

47-53为《知识管理》课程参考书目。

47.廖开际主编.知识管理:原理与应用(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8.彼得•F•德鲁克.知识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9.温迪•布克威茨,鲁思•威廉斯.知识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0.(德)马丁,(德)海森格,(德)沃贝克 编著,赵清涛,彭瑞梅译.知识管理:原理及最佳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1.韩经纶.知识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52.张润彤.知识管理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3.田志刚.你的知识需要管理[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54-67为《教育技术专题研究》课程参考书目。

54.Rita Richey,James D. Klei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Method,Strategy and Issues[M]. Routledge.2007.

55.Curtis J. Bonk,Ke Zhang. Empowering Online Learning: 100+ Activities for Reading,Reflecting, Displaying, and Doing[M].Jossey-Bass, 2008.

56.柯蒂斯.J.邦克著,焦建利译.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57.杨南昌著.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58.杨开城.教学设计——一种技术学的视角[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59.克莱.舍基著,胡泳,哈丽丝译.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60.颜士刚,李艺著.技术的教育价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

61.R•A•瑞译,J•V•邓普西著,王为杰译.教学设计和技术的问题与趋势[M].第2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2.苏平.培训师成长手册:课程开发实用技巧与工具(第2版) [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5

63.郭城.培训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1

64.徐芳主编.培训与开发理论及技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

65.张一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构——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66.G•西蒙斯著,詹青龙译.网络时代的知识和学习――走向连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

67.基思.索耶主编,徐晓东等译.剑桥学习科学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68-72为《远程教育研究》课程参考书目。

68.陈丽.远程教育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9.谢新观.远程教育概论[M].北京:中央电大出版社,2000.

70.丁兴富.远程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1.丁兴富.远程教育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2.高小玲,吕鹏宇.远程教育系统[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4.

73-78为《三维动画与虚拟现实技术》课程参考书目

73.张德丰,周灵.VRML虚拟现实应用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74.汤跃明.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75.迪克斯(Alan Dix).人机交互[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76.李长山.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77.胡小强. 虚拟现实技术[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

78.William R.Sherman. 虚拟现实系统:接口、应用与设计[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79-87为《Web开发与应用》课程参考书目

79.前沿科技曾顺.精通CSS+DIV网页样式与布局[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80.邹晨,阮征,朱慧华.Web2.0动态网站开发——ASP技术与应用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81.黎加厚.Moodle课程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82.张一春.精品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3.武法提.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4.祝智庭,王陆.网络教育应用(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5.刘清堂等.网络教育资源设计与开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86.封红旗主编. 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应用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87.陈丽等.数字化校园与E-Learning——信息时代大学的必然选择[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8.谭献海.网络编程技术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89为《教育信息处理》课程参考书目

89.傅德荣等.教育信息处理(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六、重要期刊

《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开放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远程教育杂志》,《外语电化教学》,《中国教育信息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国信息技术教育》,《远程教育研究》,《现代远距离教育》,《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Educational Technology》。

(三)软件工程

专业代码:0835

一、培养目标与要求

培养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

具体培养要求

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服从组织分配,具有开拓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作风。

2.掌握软件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的能力,以及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成为适合软件产业发展要求的高级软件工程开发与研究、软件项目管理技术人才,或软件项目经理、软件企业管理人才。

3.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和撰写外语专业资料的能力和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数据挖掘与决策支持系统、智能控制系统与应用、电子商务与物流系统开发与应用、计算辅助软件工程等。

三、学习年限

在校学习期限一般为3年,但最长学习年限原则上不超过4年。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实行学分制,要求至少修满36学分(包括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实践环节及学位论文的学分)。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说明:

【1】 专业导师组。专业导师组由本专业学术带头人召集,由本专业导师组成。负责按照教学计划安排课程,并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导师组一个学期应当在学期开始一个月内和学期结束前一个月内组织两次会议,决定相关事宜。

【2】学生个人学习计划。研究生进校后,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专业的培养方案在两个月内制订出个人学习计划。

【3】确定专业方向:第一个学期结束前,即每年 12 月的第三周,要求确定专业方向。并在专业导师组的指导下修习课程。

【4】确定指导教师:第一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通过双选的方法确定导师,并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学习。如有特殊情形,学生可在第一学年结束前一个月提出申请更换导师。

【5】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应当在第一学年完成所有教学任务。

【6】论文开题:

论文开题原则上第四学期必须完成。

每年十月中旬,二年级申请提前毕业的学生应当完成论文开题。开题未通过者,取消提前毕业资格。

每年四月中旬,二年级学生进行论文开题;此次开题未通过的学生,可以在同年十月再度开题。

开题前一周,将开题报告提交相关老师审阅。

【7】论文答辩:

论文初稿应在第六学期开学后第一周内完成,答辩一般在五月中旬至六月中旬进行。正式答辩之前应当安排预答辩。

【8】免修课程要求:根据学生以往学习情况,由分管副院长与任课教师商量,导师决定。

【9】教学实践、工程实践与课题研究。学生根据导师的建议参加其中一至二项。具体要求如下:

教学实践要求:要求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教学实践,为期一个月,至少独立承担教学任务4学时,并要求提交教学计划和课堂实录,撰写教学实践总结报告。

工程实践要求:要求学生自己安排时间或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计算机应用工程实践,开发一个计算机应用系统。

课题研究: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至少有 6 个月时间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一个相关领域科研课题的研究。【10】不能按照以上时间完成学业者,可按照学校要求延长学业一年。

五、参考书目

1.程云鹏.《矩阵论》(第二版)[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2.Andrew S.Tanenbaum,Vrij je Universiteit,Amsterdam.《计算机网络》(第四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Ian Grahem.《面向对象方法》原理与实践(原书第三版)[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4.陈国良.《并行计算------结构.算法编程》[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李雄飞 等编著.《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李弼程.《模式识别原理与应用》[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7.朱三元.《软件工程技术概论》[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8.杨钦.《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9.刘鹏.《云计算》 [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10.高凯.《Android智能手机软件开发教程》 [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11.张基温.《信息安全实验与实践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2.龙珑.《计算机安全防护技术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2005。

13.科学计算与智能信息处理自编.《大数据处理与应用》,主要参考近两年数据库相关的国际会议论文。

14.潘正君 康立山 陈毓屏.《演化计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15.(意)Marco Dorigo;(德)Thomas Stützle 著,张军,胡晓敏,罗旭耀译.《蚁群优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6.顾炳根.《音频视频设备原理与维修》[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17.李俊山.《数字图像处理》 [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8.周志华,曹存根,《神经网络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六、重要期刊

《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科学》,《控制理论与应用》,《控制与决策》,《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通信学报》,《中国科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英文版),《Proceedings of the IEEE》,《IEEE Computer Magazine》,《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Man,and Cybernetics,PartA:systems and Humans》,《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rlligent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